
自儀十一廠依托公司技術資源加快ID產品開發
自儀股份自儀十一廠借助公司技術優勢和整體資源,加快新品研發和產業化速度。以研究所為平臺,支撐執行機構產品業務快速發展和技術能級的快速提高。2012年完成ID系列產品優化、AI/MI系列產品整頓;借助技術中心軟件、硬件、總線等科室強大實力與成熟的管理經驗,科學有序地研發IDH產品、水處理產品,通過共同努力提高環保脫硫產品(IK系列和SIT系列)的可靠性和實用性。
一、產品介紹:
產品特點:
產品的優勢:智能型執行機構、電動執行機構的位置信號采用無接觸霍爾感式脈沖全數字傳感器、采用無觸點功率輸出與相位同步器,用電子板取代傳統的電動執行機構的機械部件,減少230個機械零部件,可靠性提高。是AI/MI產品的升級版。
國內市場主要是智能產品的競爭,ID產品在滿足技術要求的情況下,其體較小,重量輕,外形美觀,既可以滿足中端市場,也可以進入高端領域,取代國外進口產品,其市場前景好。產品難點:
* ID產品的主要難點:
一是主軸帶負載運行時會出現兩邊晃動情況,二是力矩傳感器不穩定,三是固態繼電器容易燒壞,四是錐齒輪經常折斷,導致閥位不準,五是底座漏油。
二、產品優化的思路(3+1):設計優化、制造優化、工藝與檢驗設備優化,培養、提高技術與管理人才。
1、設計優化:總體設計、設計方案、標準與攻關的落實
A總體設計:
*產品:ID10,ID20o
*產品功能:力矩保護、行程保護、手自動切換、自診斷和報警功能、參數設置功能、顯示功能、現場組態功能、防震、調節、防爆。
B設計方案:
箱體方案:總裝圖、部裝圖、零件圖,關鍵零件與控制點。
硬件方案:功能框圖、電路、接線圖、關鍵元器件、元器件通用性等
軟件方案:功能模塊、程序框圖等
C標準與攻關的落實:
*標準的使用(設計的標準、通用件的標準)
*壓力傳感器(三明治)
*錐齒輪
*手輪搖動*手輪搖動
*止推底座漏油
*控制主板、電源板的優化
D人員支持:
技術中心研發團隊、聘用技術顧問,生產技師。
2、制造優化:產品生產與工藝
*按圖紙、工藝要求加工生產
*零件清洗
*周轉要求*外協的質量與周轉
*定置管理
*流水線的改造
*產品包裝
3、工藝與檢驗設備優化:工藝與工裝、試驗與檢驗
A工藝與工裝:
*工藝文件
*工裝夾具、加工設備、檢測設備
*關鍵零部件和控制點
*B試驗與檢驗:
*檢驗標準和方法
*產品試驗分析
*產品性能試驗
*震動試驗
*IP試驗
4、工作措施
*工作任務分解為50項。細化到方案、分析、專
題、試驗、設備、文擋等。
*每周一次技術例會。會議每次有專題、有進度、
有檢查、有落實、有匯簽。
* 2011年10月底啟動優化工作。
5、產品優化的階段性成果:
*間隙與錐齒輪
*手輪搖動
*止推底座漏油
*箱體密封與涂層
*束線的優化
*電機的技術特性
6、有待進一步優化:
*壓力傳感器(三明治)
*控制主板、電源板的優化
*電池電量低
*電機剎車片的應用
*ID產品檢測設備